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婚俗活化石—一遗存在横断山脉的一妻多夫家庭

图片      

 

作者简介:王长军,三亚旅琼摄影家协会理事,旅琼摄影公众号编辑,早年曾从事报纸、电视台记者等工作。多幅作品在《炎黄地理》、《四川画报》、《中国妇女》等刊物和报纸发表和影赛中获奖。

    摄影感悟:

热爱生活,摄影快乐!从镜头里看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丰富多彩。

《婚俗活化石—一遗存在横断山脉的一妻多夫家庭》

记忆中,大约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偶然从报纸新闻中看到一队旅行者在四川木里县探险被困而后被解救的消息,自此便开始了关注这个地处云南与四川交界处大山中的神秘之地——木里藏族自治县。


图片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横断山脉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梯级交界地带,是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


图片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自古以来就深藏了众多的绝美风景和独立于世的特异民风民俗。传说中的古老特异婚姻风俗“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至今仍有保留,有待我们慢慢地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从西安出发自驾越野车两天后到达木里,五月份的横断山脉木里峡谷,谷底梯田的麦穗已是黄灿灿随风摇曳,已进入麦收时节。

峡谷中的河水从贡嘎雪山流淌而来,在木里水洛乡与白水河相汇,奔腾在峡谷间,浪花飞溅,河水翠绿,如镶嵌在峡谷间的绿宝石腰带。



白水河边藏族姑娘拉初的家座落在绿宝石上。

拉初家居住的是三层木式结构小楼,一楼用来放置杂物和养鸡、养牦牛;主人居住在二楼有一间近百平米左右的大厅.三楼是凉晒平台。

庭院内拉初正在收拾刚刚收割的小麦,院落四处散发着小麦清香。庭院外几头牦牛在草丛里享受着春天的嫩草,

陪同前来的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拉初姑娘生活在一妻多夫的家庭里。



拉初姑娘一家五口,她有两个父亲,一个母亲和一个妹妹。

拉初的妹妹在成都读大学,两个父亲平常时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陪母亲操劳生活,两人不时的轮换外出打工,全家幸福和谐。

拉初姐妹两个,究竟哪个是她们的亲生父亲,其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从不分辨谁是哪个父亲的血脉,,她们两个父亲是一对亲兄弟,她和妹妹称呼两个父亲为大爸,小爸。



为迎接我们的到来,拉初姑娘特意换上藏族的节日盛装,她佩戴着由绿松石、红珊瑚、黄蜡等串成的首饰,藏裙上镶嵌着宝石和十多个大大小小纯金打造的金盘,裙摆上最大的三个大金盘每个足足有12寸以上。

拉初说:这里藏族姑娘们穿的藏袍每件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少则几十万元,多者上百万一套。

她们家庭的收入都来自门口淌过的白水河里的金沙。



白水河发源地是川西有名的贡嘎雪山,白水河清澈如玉,激流从贡嘎雪山冲出的金沙随流而下,自古以来,白水河居住的人们采沙洗金,收获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和财富。



美丽的藏族姑娘拉初今年已18岁了,社会新生活也在向她呼唤,她告诉我们,明年她就要和对象结婚了,她和未婚夫选择的是一夫一妻生活方式。

拉初说: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提高, 如今这里的青年人大都追求的不再是一妻多夫制,而是一夫一妻的新生活。



在水洛乡的藏族同袍特异婚俗中,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俗嫁娶亦别有特色,其基本上都是兄弟共娶一个妻子或姐妹共娶一个丈夫。

婚前 她们基本没有自由恋爱,一般都由父母做主,挑选好外村的后生或姊妹,问好生辰八字就可定婚娶嫁。



由于是亲姊妹或者亲兄弟的缘故,她们婚后的生活都十分和谐。

在水洛乡平翁村,我们采访了村长和他的两个妻子。

在秋天玉米收获的季节里,落日斜阳照在村长和他两个妻子身上(姊妹俩),金色余晖下,作为妻子的姊妹相随其后,已隆起肚皮有五,六个月身孕的妹妹调皮欢快,姐姐温柔可亲,一直伸手呵护着妹妹,他们三人的脸上都时时洋溢着和睦生活的微笑。


可以说,在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婚姻中亲情和经济共有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基础。在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中,一女娶的多个丈夫基本都是亲弟兄,同时一夫多妻中的丈夫所娶的妻子都是亲姊妹。

而个别的朋友之间伙婚的状况很少,是共同原始形式的财产平均分配,保证了婚姻的继续和平稳。



多次在水洛乡的拜访中,见到一妻多夫中兄弟最多的是两所村的一妻三夫,     女主人娶了三兄弟。

 她们四个人组合成的家庭共生俩个儿子,而两个2儿子又共同娶了一个妻子。

 日常生活中,三个丈夫中基本是老大哥守家,老二和老三兄弟轮流外出打工,年底回家团聚时上交一年打工的所有钱财,共同所有,共同分配,共同使用,没有自己的私房钱。

共同所有的经济分配和源于同袍的亲情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安定。



当然也有妻与多个丈夫共在一个房间里生活。

在两所村我们参观了女主人两个儿子和媳妇的房间。宽大的房间里摆了三张单人床,每张单人床约有一米宽,不同的是儿媳妇的床梢宽一些,用纱帐围的挺严实。当问起他们晚上如何睡觉时,俩丈夫和他们的媳妇都羞涩的笑着 ......,

小夫妻的隐秘我们就不方便多问了,但可以看得出来,小三口关系还是特亲热的,在她家拍照期间,俩小伙和他们的媳妇都始终相依在一起。


采访一妻多夫活动中,最受感动的是水洛乡利平村的藏民们。

当时这个村的藏民都散居在高山峡谷半山腰之上,当地乡政府领导派了几辆摩托车要驮我上山。但看到山上尺半多宽的小道,恐高的我是望而生畏。

于是只好请住在山上的几户一妻多夫家庭坐摩托车下来拍照。



摩托车总计驮下六个家庭,其中三家是一妻两夫,三家是一夫两妻。

她们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一妻娶的都是兄弟俩,而亲姊妹共嫁的一个丈夫。


忙碌拍摄中过了吃午饭点了 ,看到大人孩子都饥饿难耐,我急忙从车中拿 出带的饼子送给藏民同胞,而他们都摇手致谢不要,只有其中一个抱着年幼孩子的父亲 ,掰 了一小块饼 ,给饿了的孩子吃。我诚心要多给他几块饼,都被这对善良的夫妇谢绝。质朴的山里藏民兄弟!



采风中了解到,解放这么多年了,国家政府对于大山深处的木里藏民也有一定的“变通条例”,规定对解放前或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法律准予维持。

而党员和干部不允许一夫多妻制。


多次行摄木里,近十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这里的人们思想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偶遇回来的年轻人,他们说:不想再继续父辈们一妻多夫的婚姻生活。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一夫多妻必将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回想我在20世纪末去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时,那时香格里拉旅游刚刚开发,经济改革开放浪潮已开始波及边远地区,给我们当导游的藏族小姑娘就曾给我们说:她参加工作后不想再回到家乡的多夫制家庭,而是找个心上人过两人世界。


转自:旅琼摄影

婚俗活化石—一遗存在横断山脉的一妻多夫家庭

发布时间:2022-05-05 14:41:38

图片      

 

作者简介:王长军,三亚旅琼摄影家协会理事,旅琼摄影公众号编辑,早年曾从事报纸、电视台记者等工作。多幅作品在《炎黄地理》、《四川画报》、《中国妇女》等刊物和报纸发表和影赛中获奖。

    摄影感悟:

热爱生活,摄影快乐!从镜头里看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丰富多彩。

《婚俗活化石—一遗存在横断山脉的一妻多夫家庭》

记忆中,大约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偶然从报纸新闻中看到一队旅行者在四川木里县探险被困而后被解救的消息,自此便开始了关注这个地处云南与四川交界处大山中的神秘之地——木里藏族自治县。


图片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横断山脉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梯级交界地带,是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


图片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自古以来就深藏了众多的绝美风景和独立于世的特异民风民俗。传说中的古老特异婚姻风俗“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至今仍有保留,有待我们慢慢地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从西安出发自驾越野车两天后到达木里,五月份的横断山脉木里峡谷,谷底梯田的麦穗已是黄灿灿随风摇曳,已进入麦收时节。

峡谷中的河水从贡嘎雪山流淌而来,在木里水洛乡与白水河相汇,奔腾在峡谷间,浪花飞溅,河水翠绿,如镶嵌在峡谷间的绿宝石腰带。



白水河边藏族姑娘拉初的家座落在绿宝石上。

拉初家居住的是三层木式结构小楼,一楼用来放置杂物和养鸡、养牦牛;主人居住在二楼有一间近百平米左右的大厅.三楼是凉晒平台。

庭院内拉初正在收拾刚刚收割的小麦,院落四处散发着小麦清香。庭院外几头牦牛在草丛里享受着春天的嫩草,

陪同前来的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拉初姑娘生活在一妻多夫的家庭里。



拉初姑娘一家五口,她有两个父亲,一个母亲和一个妹妹。

拉初的妹妹在成都读大学,两个父亲平常时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陪母亲操劳生活,两人不时的轮换外出打工,全家幸福和谐。

拉初姐妹两个,究竟哪个是她们的亲生父亲,其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从不分辨谁是哪个父亲的血脉,,她们两个父亲是一对亲兄弟,她和妹妹称呼两个父亲为大爸,小爸。



为迎接我们的到来,拉初姑娘特意换上藏族的节日盛装,她佩戴着由绿松石、红珊瑚、黄蜡等串成的首饰,藏裙上镶嵌着宝石和十多个大大小小纯金打造的金盘,裙摆上最大的三个大金盘每个足足有12寸以上。

拉初说:这里藏族姑娘们穿的藏袍每件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少则几十万元,多者上百万一套。

她们家庭的收入都来自门口淌过的白水河里的金沙。



白水河发源地是川西有名的贡嘎雪山,白水河清澈如玉,激流从贡嘎雪山冲出的金沙随流而下,自古以来,白水河居住的人们采沙洗金,收获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和财富。



美丽的藏族姑娘拉初今年已18岁了,社会新生活也在向她呼唤,她告诉我们,明年她就要和对象结婚了,她和未婚夫选择的是一夫一妻生活方式。

拉初说: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提高, 如今这里的青年人大都追求的不再是一妻多夫制,而是一夫一妻的新生活。



在水洛乡的藏族同袍特异婚俗中,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俗嫁娶亦别有特色,其基本上都是兄弟共娶一个妻子或姐妹共娶一个丈夫。

婚前 她们基本没有自由恋爱,一般都由父母做主,挑选好外村的后生或姊妹,问好生辰八字就可定婚娶嫁。



由于是亲姊妹或者亲兄弟的缘故,她们婚后的生活都十分和谐。

在水洛乡平翁村,我们采访了村长和他的两个妻子。

在秋天玉米收获的季节里,落日斜阳照在村长和他两个妻子身上(姊妹俩),金色余晖下,作为妻子的姊妹相随其后,已隆起肚皮有五,六个月身孕的妹妹调皮欢快,姐姐温柔可亲,一直伸手呵护着妹妹,他们三人的脸上都时时洋溢着和睦生活的微笑。


可以说,在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婚姻中亲情和经济共有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基础。在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中,一女娶的多个丈夫基本都是亲弟兄,同时一夫多妻中的丈夫所娶的妻子都是亲姊妹。

而个别的朋友之间伙婚的状况很少,是共同原始形式的财产平均分配,保证了婚姻的继续和平稳。



多次在水洛乡的拜访中,见到一妻多夫中兄弟最多的是两所村的一妻三夫,     女主人娶了三兄弟。

 她们四个人组合成的家庭共生俩个儿子,而两个2儿子又共同娶了一个妻子。

 日常生活中,三个丈夫中基本是老大哥守家,老二和老三兄弟轮流外出打工,年底回家团聚时上交一年打工的所有钱财,共同所有,共同分配,共同使用,没有自己的私房钱。

共同所有的经济分配和源于同袍的亲情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安定。



当然也有妻与多个丈夫共在一个房间里生活。

在两所村我们参观了女主人两个儿子和媳妇的房间。宽大的房间里摆了三张单人床,每张单人床约有一米宽,不同的是儿媳妇的床梢宽一些,用纱帐围的挺严实。当问起他们晚上如何睡觉时,俩丈夫和他们的媳妇都羞涩的笑着 ......,

小夫妻的隐秘我们就不方便多问了,但可以看得出来,小三口关系还是特亲热的,在她家拍照期间,俩小伙和他们的媳妇都始终相依在一起。


采访一妻多夫活动中,最受感动的是水洛乡利平村的藏民们。

当时这个村的藏民都散居在高山峡谷半山腰之上,当地乡政府领导派了几辆摩托车要驮我上山。但看到山上尺半多宽的小道,恐高的我是望而生畏。

于是只好请住在山上的几户一妻多夫家庭坐摩托车下来拍照。



摩托车总计驮下六个家庭,其中三家是一妻两夫,三家是一夫两妻。

她们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一妻娶的都是兄弟俩,而亲姊妹共嫁的一个丈夫。


忙碌拍摄中过了吃午饭点了 ,看到大人孩子都饥饿难耐,我急忙从车中拿 出带的饼子送给藏民同胞,而他们都摇手致谢不要,只有其中一个抱着年幼孩子的父亲 ,掰 了一小块饼 ,给饿了的孩子吃。我诚心要多给他几块饼,都被这对善良的夫妇谢绝。质朴的山里藏民兄弟!



采风中了解到,解放这么多年了,国家政府对于大山深处的木里藏民也有一定的“变通条例”,规定对解放前或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法律准予维持。

而党员和干部不允许一夫多妻制。


多次行摄木里,近十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这里的人们思想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偶遇回来的年轻人,他们说:不想再继续父辈们一妻多夫的婚姻生活。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一夫多妻必将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回想我在20世纪末去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时,那时香格里拉旅游刚刚开发,经济改革开放浪潮已开始波及边远地区,给我们当导游的藏族小姑娘就曾给我们说:她参加工作后不想再回到家乡的多夫制家庭,而是找个心上人过两人世界。


转自:旅琼摄影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地址: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